顯示具有 理財記錄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理財記錄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5月23日

2022.05.23 股東開會通知書補發

 


近幾個月是股東開會及紀念品通知季節,我理財規劃進度尚未到達掌握所有公司紀念品發放內容,所以當通知書收到後,我會認真看一下上面寫的紀念品是甚麼來評估是否要花力氣去領取。

有家公司的通知書有註明本次股東會不發放紀念品,剛好最近股市不好,一翻白眼就把那張通知書撕爛回收。過幾天再次收到公司寄發的明信片通知,說其實會發放紀念品,開會通知單是誤植,我傻眼了幾秒,竟然有此事發生...

網路查了一下紀念品是7-11超商100元,可以買一個便當,所以網路查了一下如何補發,就打去上面寫得客服語音專線,原來是股務代理會補發,而且很科技的使用了自動語音互動,機器人會跟你說提供甚麼資料,在按照指示操作即可,還滿方便的。希望趕快收到,不要超過領紀念品期限!之後還是自己趕快掌握各公司紀念品發放狀態,以後要學會判斷是否其可能性,而不是仰賴通知書...

2013年10月13日

長皮夾理論

有一次看了綜藝節目,忘了主題是什麼,只記得有個藝人分享了紙鈔要好好平整放在皮包才會帶財進來。

原來是要讓錢錢們好好住在皮包裡面,他們舒服自然就會進錢包中,這也是小資女孩理財要注意的地方阿~~

先前一直想說買個平價名牌Coach,在拍賣注意一個網拍很久了,也有競標一兩次,而且希望是買拉鍊式的長夾,但因為有幾個買家都提到寄送地點是從大陸來而不是賣家所說的美國購買在統一寄至台灣分開寄送,賣家也沒有解釋,所以決定趁最近百貨公司週年慶,看到幾年前就很想入手的COWA,雖然有折扣的不是拉鍊式的,但還是很想要它,就在85折之下買了鈕扣式長夾。

雖然網路上有代買高手可以用69折買進,但太遲了ˊˋ...但我也是用了公司送的一千塊禮卷買,這樣想其實也就心中舒坦許多。

總之,我相信若不是我主動更換,這只長夾我應該可以用到當阿嬤!

COWA品牌介紹:
40 多年前,在日本東京都裡有一間古樸的小店,店裡面只有一個皮革製作老師傅。老師傅只接受客人的訂單,由客人親口告訴他想要的東西,他再一針一線慢慢縫製這樣極具個人風格的皮件。慢慢老師傅的精緻手工出了名,越來越多人想要點特別的東西。但是想要有老師傅親手做的皮件可不是件簡單的事,並不是因為價格高昂,而是因為那漫長的等候...
老師傅總是在皮件的某個不顯眼的角落,雕上一個小小的 cowa。有一天,一個老顧客問了,究竟 cowa 是商標嗎?有什麼特別的涵義嗎?

老師傅沉默了好一會,週遭的空氣彷彿凝結靜止,他緩緩說到:『其實我壓根沒想過要在自己作品上簽名還是製作什麼商標的...刻上個小小的 cowa,不過是讓我知道哪些皮件是我的孩子罷了!當五年過後、十年過後、甚至二十年過後,當我的孩子再度回到我手上,需要我維修它、照顧它的時候,我會很開心的迎接它回家。對這些皮件來說、對這些顧客來說,我希望我這間小店,是一個可以永恆不變等待他們回家的場所。就這樣罷了...』

到了現在,老師傅已經七十好幾,雖然仍與皮革為伍,但已是退休狀態。所幸,cowa 已經有人傳承下來


Reference: http://www.cowaclassic.com/brand.asp

2013年10月5日

理財新手從記帳開始

為了生活,從賺錢開始,
賺了錢就開始花錢,
花了錢就開始想錢跑去哪,
於是開始了有記帳的觀念,開始檢視自己金錢流向。

最近開始看房,買房子成為我目前的長期目標,但除了每天罵政府沒管管恨天高房價,自己應該要控制消費,就從儲蓄開始。基本上我是公認不愛亂花錢,但一山還有一山高,當然要有終極管理帳戶方式,讓自己除了生活愉快也要清楚金錢狀況。

一開始自己創造了excel檔,每天記錄消費細節和整理分類,一個月下來發現缺點就是每天都要開電腦,有時候在外面的消費回到家就會忘記了,累了就會不想整理。後來換了台真正的智慧型手機,下載了理財筆記,當下消費就趕緊記起來,一個月後發現這免費APP真好用,自行有分類畫圓餅圖,還可以知道剩下多少餘額,連資金互相流通的方式都可以記錄。每個月五號自己另外再用筆記本統計寫下來小分類比較,好好看一下是哪項花最多錢,要檢討自己以後的每項小分類的預算,不能再亂無章法的亂買網拍了...花越少錢越好,接下來目標就是好好研究如何把儲蓄金額越滾越大,最好是以後睡覺也賺錢這樣XD

定期存款及定期儲蓄存款比較

大學畢業以前,學校機關使用的薪資帳戶皆為郵局,過去在任何單純金錢來往時,郵局是最方便的儲蓄戶頭。畢業後工作五年多來,因為薪資戶的關係,分別開立了HSBC Direct, Chinatrust, 及Mega bank(<--很明顯就是換了三份工作XD),另外還有操盤股票基金所使用的扣款土銀及國泰世華,手上因此有這麼多間銀行本子。

因為在過去幾個月看房子看筆電看手機看出國機會看自己窮酸狀況,我開始想,除了這份死薪水,我還能多做什麼? 撇開可能會中樂透的機會,今年短期目標是先搞清楚自己的金錢流向,故開始從記帳開始(請見理財筆記第一篇)。但賺了錢就直接放戶頭也不是辦法,利息每半年才看到,看到也不令人開心,所以從活期儲蓄存款進階版應該就是定存,但一上網比較各家銀行的定存利率時發現許多類似的存款名詞但利率又不同,故一定要一個一個了解清楚才能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

看著兆豐銀行簿子寫著:活期儲蓄存款,這是一般人(自然人)開戶時,銀行主動會幫客戶開設的戶頭類型,利率大約0.3%左右,而薪資戶活期存款利率會高一點。另一種是「活期存款」,是給公司企業法人暫放大額金額使用,因為銀行不可動用此資金投資,故利率比自然人戶頭低,自然人也可以辦,但通常不會選擇利率低的吧...? 不過我最近把薪資戶轉為中信,不知道兆豐的利率有沒有變,剛剛上網查詢利率,薪資轉帳及新台幣活儲都是0.33%,所以照理說應該沒變。
中國信託的簿子是另一種:综合存款帳戶,即是活儲、活存、定儲、定存可同時存在的便利帳戶,活儲利率0.29%,薪資轉帳0.33%,有差喔~將請客服幫我確認我現在帳戶是哪種利率。若中信的定存利率高的話,我就可一個戶頭一起使用薪資活儲跟定儲了。

定期存款和定期儲蓄存款簡單來的區分是定期存款是把一筆本金存入,每個月可領利息,若一年約的話到期就可以把本金領出來;而定期儲蓄存款是每個月固定存入一筆款項,每個月利息不可領出但是可以本加利一起生利息,合約到期就可以全部本金加利息一起領出來。不過,定期儲蓄存款又分了很多種類,
第一是存本取息儲蓄存款,此種方式是採單利計息,每個月可以領取利息或者存款是活期帳戶裡;
第二是整付整存儲蓄存款,本金存入後不會再加其他本金,採複利方式到期後一倂提款;
最後是零存整付儲蓄存款,每個月存入一筆固定本金,採複利方式每個月利息滾入成為次月本金,到期後一倂提款。

銀行利率比較部份,此網站已經幫大家整理好一起參考,但還是以各家銀行公告為主比較妥當喔:http://www.taiwanrate.com/interest-rate-tc-0.html

在比較利率的過程中,有兩種利率供客戶選擇:固定機率v.s 機動利率。乍看之下,一般人應該都會選當下最高的,但是仔細看專業網友分析後發現,原來:

★機動利率>固定利率,表示銀行判斷利率未來走勢是「降息」,所以故意把機動利率調的比固定利率高,讓民眾去選「高」的「機動利率」,如果利率真的降下來了,銀行未來只要付降息下來的利率,例如:1/5機動利率2%、固定利率1.98%,2/13降息,變成機動利率1.5%、固定利率1.45%,1/5辦高的「機動利率」2%,1/5-2/12付2%的利率,但後面只要付降息後的1.5%,但1/5辦固定利率1.98%的人,因為固定利率不會隨著利率升降而變動,所以銀行還是付1.98%,那為什麼不是固定利率1.45%,還要寫這個利率呢?因為這利率是給2/13之後辦「固定利率」的人的利率,所以看到「機動利率」>「固定利率」,表示銀行未來要降息,要選「固定利率」把利率鎖起來,才不會跟著降。


★機動利率<固定利率,表示銀行判斷利率未來走勢是「升息」,所以故意把固定利率調的比機動利率高,讓民眾去選「高」的「固定利率」,如果利率真的升息了,銀行只要付「固定利率」給民眾,而不是又升上去的較高的利率,例如:1/5機動利率1.98%、固定利率2%,2/13升息,變成機動利率2.18%、固定利率2.2%,1/5辦「固定利率」銀行要付2%,不會隨著利率而變動,等到了2/13銀行升息,銀行還是只要付2%,而不是升息後的2.2%,銀行還賺了2.2%-2%=0.2%,而1/5本來比較低的機動利率1.98%,1/5-2/12利率以1.98%,2/13升息之後用2.18%(還比之前較高的固定利率2%多了0.18%),所以機動利率<固定利率,要選「低」的機動利率,才可以隨著利率升息而變高。


★總言之★
機動利率>固定利率 未來可能降息,選「低」的「固定利率」有利
機動利率<固定利率 未來可能升息,選「低」的「機動利率」有利

其他網友也有分享如何使用定存效益會達到最大,也就是使用定存所生出利息再轉定存的方法,這部份讓頭腦頓頓的我熟識定存後再來好好研究。